拓培猎头网_知名的广州猎头公司
拓培茂名猎头网_茂名猎头公司导航菜单
图片
图片
文章正文
东莞商改红利得到充分释放
   2014-01-20 15:57:16    文字:【】【】【
东莞商事登记改革的红利在2013充分释放,这一年,东莞新增企业3.2万户,增长幅度超过三成。

    这场历时一年半的改革,不仅激发了东莞市场投资热情,更受到全国性的关注。3个月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推进公司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东莞作为全国唯一地级市代表参与了全国改革制度设计的研讨工作,在国家改革方案中,也充分借鉴了东莞商改的实践成果。

    作为地级市,东莞在没有立法权的情况下,通过体制内创新,逐渐摸索出一条具有东莞特色的改革路径,确立了便捷登记、审批提速和协同监管“三位一体”的商改体系。这种“微创式”的改革具备可复制的指导意义,既为全国地级市确立了改革的范例,也对全国的改革起到了引领作用。

    在全国范围内的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即将启动之时,作为全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先行点,东莞今年将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作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工作,力争继续为全国探路。

    商改彻底打开市场之门

    2011年,叶永强第一次在东莞注册公司。他在某镇工商分局东走西问,光为备齐材料就跑了好几趟,而来一次排队就要等上半小时。筹办齐所有前置审批材料,他等了将近一个月才拿到执照。2012年5月底,叶永强在刚刚试点商事登记改革的大朗镇办理企业注册,花了1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东莞速度”让他格外吃惊。

    2012年4月初,作为广东省首批企业注册审批改革试点城市,东莞推出《东莞市企业登记注册行政审批试点改革方案》,按照“宽进严管”的核心思路,出台了最大限度压缩审批事项、推行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年检等8项措施,为市场主体更快诞生创造条件。一个月后,东莞正式试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所有涉及经营项目的许可审批事项一律从前置改为后置,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实现“零首付”开公司,彻底打开市场之门。

    在多项改革新政中,最大的亮点是,实施商事主体登记和经营项目审批相分离。在我国现行的企业登记制度中,营业执照被赋予了企业主体资格和经营资格的双重证明功能,登记申请与审批项目相互渗透,这使得企业注册程序十分繁琐。实行商事登记制度之后,营业执照只具备企业主体资格证明的功能,关于经营资格的诸多审批则延至注册之后。借助于此,企业注册只须经过简单的审批程序即可获得营业执照。除此之外,东莞商事改革的涉及范围十分广泛。改革力度之大,足以在“敢为人先”的东莞改革史中占据显赫位置。

    东莞将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从188项压减到109项,并且将其中81项经营项目审批从前置改为后置,仅仅保留金融、保险等28项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须经批准才能设立的涉及市场主体资格审批的事项;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下的公司首期可以“零出资”,不用验资就能够先把执照办下来;放宽企业住所证明的限制,企业无须提交产权证,只要凭村委会出具的场地证明就可以办理营业执照;在外资企业试点网上年检,企业年检整个过程全部网上完成,免交任何纸质材料。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指出,衡量商改成效,要以“企业登记所需时间是否缩短,群众企业的满意程度是否提高”为标准。着力于此,东莞在政策创新的同时,也积极改进服务意识,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机关服务效能。细节处的诸多改善让办理业务的市民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捷。

    东莞市工商局副调研员张志云介绍,目前,全市工商系统34个登记窗口均基本实现了“5115”的服务标准,即:群众排队取号不超过5分钟,等候不超过1小时,执照一般在1个工作日内发出,最长不超过5个工作日。

    东莞在2012年12月全市铺开商事登记改革,改革红利在2013年充分释放。这一年,东莞新增市场主体10.6万户,增长21.4%,市场主体总量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其中,新登记企业3.2万户,增长34%,企业增速近年来首次明显超过个体工商户,市场结构得到明显优化。东莞商事登记改革对市场投资热情的激发,引起了国家级媒体的关注和肯定。

    2013年10月16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东莞商事登记改革活力四溢》,以一家企业在东莞工商局不到半小时办证的案例为切入点,报道了东莞商事登记改革的做法和成效。

    下半年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平台

    大刀阔斧的商事登记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企业注册难的痼疾,而在实现“宽进”之后,接下来则是如何完善后续监管。东莞市长袁宝成曾形象地阐述,“如果将商改比成‘喇叭口’,喇叭口的前端是工商部门,后端是30个审批监管部门。如果只是打开喇叭口,让大量商事主体涌进市场,而监管不及时到位,就会出现社会普遍担忧的失控的市场乱象。”“放得开”固然好,“管得住”更为重要。东莞市现有各类市场主体近56万户,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第一。商改后,市场主体快速增加,监管任务更为艰巨。

    东莞目前的做法是,建立“企业自律、部门监管、社会监督”三位一体的市场监管体系。东莞市工商局局长范燕彬说,后续监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于后续监管是否到位不能完全依靠部门监管,而应以企业自律为基础,部门监管为核心,社会监督为保障,建立一个系统化、网络化、多方参与的市场监管体系,来推动和深化市场监管工作。这其中,完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是首要任务,该平台具备智能推送、信息警示、报表统计、效能监察等四大功能。

    如今,在东莞市工商局,工作人员每天将新登记的市场主体数据信息定时上传到共享平台,经后台处理后传送给相关审批主管部门。审批部门接收信息后,在5个工作日内启动跟踪管理,引导市场主体及时办理许可审批,开展定向监管,并将许可审批结果、监管记录等信息反馈平台。“这不仅强化了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是充分运用市场之手约束企业行为。由于企业信用状况面向社会公开,一旦失信就难以在市场上立足。”范燕彬说。

    一项更具深远意义的尝试正在进行。为了搭建商改后续监管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信息化支撑,东莞创造性地提出了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平台的理念,在松山湖试点运行,并在去年6月率先发出全国首批电子营业执照。目前,东莞电子营业执照平台已实现身份证明、网上亮照、信息查询、网上年检等基本功能,并和工商登记业务系统对接。通过平台,企业可以申领电子营业执照,办理网上登记、网上年检等业务;政府部门可以进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发布异常经营名录,促进商改后续协同监管;公众可以实时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甄别企业诚信情况,推动企业自律。松山湖已经有300多家企业开通应用电子营业执照。

    东莞市工商局表示,将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向全市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平台。国务院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方案中已经明确,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与纸质营业执照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显然,在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平台建设方面,东莞再次走在了全国前面。从确立商事登记制度到打造“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东莞已形成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商改模式。

    2013年4月11日,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张茅一行赴粤调研,首站即选东莞,他指出东莞不是特区,没有地方立法权,却在商改的路上率先迈出步伐,能为国内其他地级市创造更多经验,具有更实际的指导意义。两个月后,国家工商总局副局长刘玉亭在东莞调研时也评价说,东莞的商改方向正确、思路清晰、组织有力、成效显著,为全国提供了经验。

    作为全国商事登记制度改革的先行点,接下来,东莞将以推行电子营业执照作为突破口,继续推进商事登记制度和注册资本登记制度的改革工作,争取再做全国改革的排头兵。

浏览 (779) | 评论 (0) | 评分(0) | 支持(0) | 反对(0) | 发布人:carmen
将本文加入收藏夹
访问统计